T哥的创业呼吸日记
#第 301封信
没想到,我也有30岁的一天。
【资料图】
打完这行字,愣神了半小时才往下继续写。
我对30岁的第一次感知,来自于小时候,
我妈妈跟我讲,她要三十岁了。言语间,好像蕴含着千言万语,却又什么都没说。
我印象中,我妈妈一直没变过,现在和她当年说那句话的时候,几乎没什么变化。
但人在时间的流淌中,怎么能不留下痕迹呢,只是我不愿意仔细看,是爱的滤镜,或是怕她变老、怕自己长大的恐惧而已。
我对30岁第二次的感知,来自我的大舅。
我的两个舅舅,几乎是我儿时的偶像。
舅舅家的情况,甚至不能用贫穷来说,姥爷是聋哑人,姥姥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,一家人,在穷苦的烂泥中,走了过来。
大舅当年学习成绩很好,为了养家读了师范学校,出来在镇子上做了初中英语老师,后来不甘一生窝在那个没有希望的地方,
自己读了专升本,又读了研究生。读大学的时候,他像以前文艺作品里的男主一样,命运飘摇中,全靠自己的一口气儿。
吃了今天没下顿,没有人给他一分钱,学费生活费全靠自己赚。
那时候暑假放假,他来我家,穿着一件白色休闲西装,蓝色牛仔裤,脚上蹬着一双白色运动鞋,完完全全配得上「意气风发」四个字。
没有什么比一个年轻人的窘迫更难受,也没有什么比一个年轻人的阳光更有力量。
舅舅没有自怜自艾,没有悲天悯人。阳光,帅气,他在的地方充满了青春与快乐,而那时候,他也30岁的年纪。
我和妈妈一起送他走的车站,妈妈硬塞给了他50块钱,那时候我们在县城租的房子,月租也就不过50块。
他转身上车的时候,我看见他用白色西装的袖子,抹了眼角。
那日,阳光明亮的刺眼,那是舅舅的30岁,在贫穷困苦中发光的30岁。
就这样,终于,到了我的30岁。
但是我找不到描述我的三十岁的词。
印象中,我几乎没有庆祝过自己的生日。
18岁的时候,是大学室友兴冲冲的买了蛋糕,蛋糕上有一个18的字样,那时候觉得人生漫长,一切刚刚开始,未来遥不可及,充满了躁动。
24岁的时候,我在北京折腾,那年终于进入了大厂,做了梦寐以求的互联网产品经理,住在8号线旁边的永泰庄,
第一次可以不用和别人合租,住了一个一室一厅的房子。收到了一本「书」,是用我写的诗和信印制出来的一本「假书」。
记得翻开的瞬间突然爆哭,现在竟也不知那时为何要哭。
只觉得,那些就在昨天,只是看来看去,看不出来那人是自己。
30岁的时候,对钱,对爱情,对友谊,对父母,对婚姻,对自己,好像终于咂摸出一点点味道。
对赚钱和花钱
感谢我的爸妈,虽然他们一辈子都是农民,但是我没让我饿过肚子,坚持让我读书,成了我们村儿第一个一本大学生。
家里永远缺钱,永远拮据,但是从来没有因为钱,动过歪心思,父母忠厚老实,他们赚的每一分钱,都靠自己的双手。
我们一家四口人,平淡,平安,平静的走了过来。
我对钱最大的渴望,来自于回报父母。当初刚毕业,操之过急,打肿脸充胖子,
透支自己给父母,供妹妹上学,导致我自己最高的时候欠下了18w的信用卡()
但是源于父母,源于我这段欠债的这个经历,让我对钱有了比较好的价值观。
对钱的看法上,好像变得比同龄人冷静得多。我自己物欲不高,我对钱的有自己的理解是。
钱是工具,要驾驭钱,要会花钱,要会用钱,用在我自己觉得值的地方。
够了就够了,不够就再努力赚,总会有的。
吃喝嫖赌也不会,也提不起劲儿,觉得不值。只是请人吃饭,手略宽松,加上买了房子,现在也没什么大钱在身上。
属于够花,但要为以后做储备的阶段。
对爱情和婚姻
我是这方面的低能儿,心智极低。我始终不知道,什么是爱情,什么是婚姻,靠近让我恐惧,分开也让我恐惧。
我只有一个经验,就是对我自己来说,按照脑子里的标签,身高颜值,工作工资,性格兴趣找的人,看起来各项都很匹配,但是发现令人发指的不舒服。
我好像懂了,是不是,爱情,没那么复杂,就是两个人的默默陪伴而已,不去预想太多没发生的,就是当下的陪伴。其他的条件,都没有那么重要。
对婚姻也恐惧至极,总觉得结婚就是进入中年人的行列,就是失去自由,就是从此没有自己,只有各种琐碎,各种责任。
但发现,逃离并不能带来自由,逃离带来的更多的是,空洞和虚无。
于是也不再好奇的问每一个发来结婚请帖的朋友,你们在哪一刻决定结婚的。因为没有人有答案,大家都会说,走到这了。
走到这了,这是最智慧的生后哲学。活在当下,享受当下。
现在放下了这些恐慌,我也可以接受婚姻,甚至是生育。如果「走到这了」,那就跟着往前走,没那么玄妙。
对父母和家庭
我对父母若即若离,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住校,大学毕业后又在外地工作。
和父母相处的时间,从最开始的寒暑假,到后来的春运过年。
我在家里是哑巴,极度的沉默寡言。吃饭的时候,我妹妹和爸妈有说有笑,我就是低头吃饭。
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,可能是在父母面前,不用用力开朗,回到了最真实的状态,也许我真的是一个很内向的人而已。
我没有过叛逆期,我从小就很听话,很懂事。我的懂事让我在读书上学的路上,几乎没让父母操过心。
但它带来的副作用却像海绵里刺一样,看不见,却动不动扎你一下,让你疼的冒汗的时候才察觉到它的存在,漫长而隐秘。
我不爱表达,我不爱说我的想法。尤其是在父母面前。
爸妈曾经一度很担心我,觉得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,总是有事没事拉着我唠嗑。
直到我的叛逆期在滞后大概10年,我争分夺秒的用力叛逆。
但这时候的叛逆,带着谨慎,带着自己陪自己演戏的感觉。
比如,我纹身,其实是贴的纹身贴
我染灰头发,
我扎辫子
我带耳钉(其实是耳夹)
在叛逆完了之后,这几年,我和爸妈的关系,才真正的近了很多,我开始坦诚的大胆的——
看着他们的眼睛,说我的想法,说我对我们家的规划,说我对我自己人生的规划。
他们好像一下子,变成了依赖我的小孩。
我也不再假装叛逆了,我终于长大了。
记得2020年过年,我和妹妹因为一点口角吵架,爸爸过来劝架,见劝不动从远处抄起了一把凳子,
我爸爸从来没有打过我,我愣了一下,推了他一把,他远远的弹开了。
这一推,爸爸沉默了,我也愣住了。我没有想到,我的力气,竟然大过了强大的父亲。
再后来所有的事情,都以我的坦诚沟通,达到了很好的结果。
在结婚这件事上,他们从最开始的玩儿命催,到现在主动说我理解你,我们不催你,照顾好自己,照顾好你自己的人生,做你认为对的选择。
父母和子女,血缘关系带来的,不是简单的爱和责任的简单叠加,有太多现实的难题了。
两代人的价值观差异,在中国这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中,拉大了几十倍。
他们经历了他们燥热的青春,辛苦的中年之后,耐心的陪伴着我长大,
听我说的那些他们年轻时候,一样大差不差说过的无聊的话,走到了现在,依然充满了耐心和温柔。
我和我的父母都在一起学习的路上,只是需要我学的更快一点,更主动一点,更耐心一点。
爱你们,让我长大到30岁。
对友谊和孤独
我一直在困惑,我到底是一个容易交朋友的人,还是不容易交朋友的人。
一方面,其实我的性格,至少在认识我的人看来,挺开朗,挺正常一人儿。但我却好像没啥朋友,但是没人信我没朋友。
我永远被一种莫名的孤独感缠绕,说不清也道不明。
我好像,内心里,并不是很容易接近的一个人,我在排斥很多人。
让我最放松的朋友是高中的那几个,大学时期我虽然是我校的KOL,但是现在几乎都断了联系。
后来创业,我最开始的朋友是我的同事,但是随着公司变大,开始有上下级的感觉,以及来来回回的人,至少得有100人了,
你不能让自己记住每个人,爱着每个人。否则你就无法创业,无法做公司,无法做业务。后来就接受这个距离感。
在21年和22年,连续两年自己独自一人,在杭州过年的时候,我一度陷入黑洞,我失去了我自己,我只有在工作的时候感到我的存在,
不工作,放假,过年,我自己待着的时候,我彻底的丢了自己。
把自己丢进了虚空的黑洞中。
在去年开始,我慢慢的,意识到,我的不可靠近,不是别人不靠近我,
是我靠近别人的时候,对别人投射的预期,太过炙热,会烫伤人。
没有人会永远懂你,没有人有义务懂你。最懂你的人是你自己。
为此,我写了一个念完就快乐口诀,做成了我的屏保。
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。要想交朋友,得先试着和自己交朋友,得先喜欢自己,接纳自己,靠近自己。
然后神奇的是开始有了几个朋友,他们会陪着你深夜去吃麻辣烫,他们hi给你寄来搬家礼物,他们会经常带着咖啡来找你。
本来,我今天想要把这几个朋友聚一起,庆祝下我的生日,但是我好像还是拿捏不好这个距离,我怕灼伤他们。
我当然渴望自己在朋友的簇拥中,被关怀,被爱。天底下没有比被记住,被爱,更幸福的事儿了吧!
但我也害怕,是不是,大家也有自己的事儿,也有自己的辛苦,我对他们的预期不知道应该放在什么刻度上。
遂作罢。
独自过生日,这事儿其实对我没什么情绪变化,没有这样的经验,也没有过多的期待。有挺好,没有也没什么。
这一切的一切,其实都回归到了,每个人都要回答给自己的一个问题:
我要如何与我自己相处?
无论我的生日有没有人簇拥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我的内心里是不是充盈的,圆满的。
以及也接受,朋友的流动。
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大家都在路上,大家总会相逢,但大家终归有自己的路。
那就祝我30岁生日快乐吧,朋友们。
我的过去的,现在的,未来的朋友们。
更多创业呼吸日记:
我的故事:
我唯一的个人微信添加请备注来自公众号 并告诉我你是谁
关键词: